<正>悬空抽象、脱离实践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党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党课要“接地气”,教员更需“接地气”,这既是认识问题,也是方法问题。如果仅将“接地气”理解为通俗口语的表达,那只意味着找到了语言的共性,且一旦俗言俚语和故事逸闻过度占据课堂时长,必然会冲淡解疑释惑的浓度;如果仅将“接地气”理解为展示真实场景,停留于个案和特例,缺少观点提炼和素材转化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