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筛选出抗病力优良的罗非鱼品种,以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号"、尼罗罗非鱼"99"埃及品系、吉富罗非鱼"中威1号"和奥尼罗非鱼为研究对象,33℃水温暂养7d后分别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实验,连续7d统计累计死亡率,并于人工感染后0、24h、48h和72h采集血液和组织样本,研究这4个罗非鱼选育品种抗链球菌病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感染7d后奥尼罗非鱼的累计死亡率最低;奥尼罗非鱼的谷草转氨酶(AST)感染前后始终都低于其余3个品种罗非鱼(P<0.05);埃及尼罗和奥尼在感染72h后球蛋白(GLO)分别显著升高1.13倍和1.41倍;奥尼罗非鱼白蛋白/球蛋白(A/G)在感染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其余3个品种罗非鱼A/G比值在感染后都显著性降低(P<0.05);埃及尼罗的碱性磷酸酶(AKP)在感染72h后显著降低(P<0.05),奥利亚和吉富的AKP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奥尼的AKP感染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各品种罗非鱼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感染后都显著升高(P<0.05);奥利亚、吉富和奥尼罗非鱼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感染48h时都显著升高(P<0.05);奥尼罗非鱼在感染前后溶菌酶(LZM)活性都显著高于其余3个品种罗非鱼(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吉富和奥尼肝细胞水肿变性,而奥利亚和埃及尼罗出现大面积肝细胞脂肪变性;每个品种罗非鱼均呈现严重的脾炎,奥利亚、埃及尼罗和吉富的脾脏中大量铁血黄素沉积;每种罗非鱼呈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研究表明奥尼罗非鱼抗链球菌病能力最强,感染后血清中AST水平与肝受损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LZM水平和罗非鱼抗链球菌病能力呈一定的正相关。
-
单位农业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