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恶性黑素瘤miR-34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东升; 董碧麟; 陈柳青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38(04): 549-551.
DOI:10.14188/j.1671-8852.2017.04.008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miR-34c的表达以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组织标本,采用RNA核酸印迹法检测miR-34c的表达,同时检测31例来源于整形外科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对照,分析miR-34c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灶数目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34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iR-34c低表达与临床分期(P<0.05)、病灶数目(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iR-34c可能以抑癌基因的方式参与恶性黑素瘤的发生与发展,检测miR-34c的表达水平可能会为恶性黑素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miR-34c有可能成为靶向药物作用的靶点。

  • 单位
    武汉市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