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循环血清中微小RNA-208a/208b(miR-208a/208b)在发病后7 d内的变化趋势,以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并于发病后4 h内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69例,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的3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7 d时采集肘静脉血,采用qR T-PCR法检测血清miR-208a/208b表达水平,并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不同时间点miR-208a/208b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患者发病后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7 d时血清miR-208a/208b以及cTnI的水平均较对照组受试者明显升高(P<0.05),且miR-208a/208b随时间变化曲线与cTnI基本一致,具有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iR 208a/208b在发病后8h时达到高峰,而cTnI在发病后12 h时达到峰值。经ROC曲线分析,在发病后8h时,miR 208a/208b联合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02~0.978),约登指数为0.65,其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时间点。结论 AMI患者血清miR-208a和miR-208b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受试者,且在发病后8 h时达到峰值,可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
-
单位洛阳东方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