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患者预后的随访观察

作者:乔鑫; 白明; 李强; 江尕学; 张钲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 30(05): 425-428.
DOI:10.13333/j.cnki.cjcpe.2016.05.013

摘要

目的评价右室中位间隔、右室心尖部起搏及其他部位起搏对植入起搏器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据X线、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标准,准确的将入选患者分为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组(RVMSP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及其他部位三组,回顾性分析长期随访后全因死亡、新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源性再入院的发生率。结果 364例患者(RVMSP=147例,RVAP=105例,其他部位=112例)经(57.2±10.1)个月随访,三组间新发心衰发生率RVMSP组及其他部位组发生率明显低于RVAP组(17.8%vs 17.0%vs 29.5%,P<0.05),三组之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420),但较RVAP组,RVMSP组死亡率较低(4.8%vs 8.6%)。三组间新发房颤(P=0.973)及心源性再入院率(P=0.286)无差别。术后QRS波时限和心尖部起搏是新发心衰的预测因素。结论 RVMSP及其它间隔起搏较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能减少新发心衰的发生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