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希腊语法贯穿着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可谓朴素的两个平面。维尔(1844)提出"说话起始-说话目的",为话语平面探索之先导。甲柏连孜(1881,1891)基于汉语特点,提出"心理主语-心理谓语",并强调语法结构的逻辑、心理、时空关系。埃尔特(1926)界定了语法、逻辑和心理三种主语。丹内斯(1964)全面论述了句子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话语组构三个平面。梳理欧洲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美国符号学科三分模式、汉语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形成线索并寻绎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提高理论自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