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街头剧体现了"街头性"与"戏剧性"两种思维,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立品格的戏剧类型,具有"似真似伪"的美学特征。抗战期间的街头剧在题材选取、人物安排及剧情设置上具有强烈的现实化、生活化和"街头性"特征;大多采用的是一种"戏中戏"的叙事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结构特征;吸收了歌舞、说唱等多种街头文艺形式。从艺术上讲,抗战街头剧是粗糙的,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类型化、重复性叙事及对文学"戏剧性"的忽视等方面;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对"剧场""戏剧性"的充分挖掘,一是对街头文化的充分利用,二是对"似真似伪"的"现实即艺术"原则的运用。
-
单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