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81b表达与心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的不同分为Ⅱ级组26例、Ⅲ级组32例、Ⅳ级组2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例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iR-181b水平表达量。比较不同组血清miR-181b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关系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miR-181b表达水平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1年的预后关系。结果血清BNP、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miR-181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清miR-181b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对照组(心功能Ⅳ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对照组,P<0.01);血清miR-181b水平与血清脑钠肽(BNP)呈负相关(r=-0.654,P=0.001);血清miR-181b水平与血清LVEF呈正相关(r=0.467,P=0.001);所有患者经过1年随访,其中24例患者发生不良结果,其血清miR-181b水平明显低于非不良事件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示,血清BNP≥200 pg/L(OR=3.50,95%CI:2.63~4.67)、LVEF≤50%(OR=3.08,95%CI:1.92~4.94)、miR-181b≤19.28(OR=4.26,95%CI:1.92~5.46)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R-181b水平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降低,且在预后不良患者中表达水平降至更低,因此血清miR-181b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关系。
-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