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测算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探究其时序演变特征,分析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为实现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0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与能源的相关数据,结合IPCC经典碳排放测算方法,围绕农地利用、农资投入、畜禽养殖3个方面构建碳排放测算体系,并运用LMDI模型对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0—202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量由27 790.0万t增至29 409.6万t,农业碳排放强度由1.329 t/万元降至0.618 t/万元;从地区上看,中部和东部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规模、农业能源结构对农业碳排放量的贡献值分别为-24 284.3万、-12 048.6万、-10 240.5万t,而农业能源效率、农业经济水平的贡献值分别为37 865.7万、10 327.3万t。【结论】我国农业碳排放量整体上呈现“上升—波动上升—波动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强度下降速度均较大,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规模、农业能源结构对实现农业碳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农业能源效率、农业经济水平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碳排放。
-
单位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 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