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针药联合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调控机制。方法 将104例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鼻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鼻内镜下针刺双侧内迎香穴和鼻丘穴。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Sniffin Sticks嗅棒测试和T&T嗅觉计测试;采用副鼻窦CT扫描评估嗅裂通气情况;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百分率。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和治疗前TD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后和治疗前T&T测试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和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静脉血MyD88、TLR4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静脉血MyD88、TLR4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静脉血CD4+CD25+T细胞百分率和CD4+CD25highT细胞百分率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静脉血CD4+CD25+T细胞百分率和CD4+CD25highT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针药联合可恢复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并减轻炎症,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其机制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