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36年陈歌辛发表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迄今,已有85周年。围绕此歌的性质,有人称其虽“前卫、出格”,但与欧洲传统调性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作者却认为它的“自由十二音”样态,与传统和声“貌合神离”,其四度叠置、大量音块、半音化进行明显,且全音阶特征明确,亦有新创和弦——四和弦、第二和弦的组合应用,并对中国传统音乐核心调式“雅乐音阶下徵调·‘角煞’”做了创新性的衔接。学界对此歌虽进行过分析,但未切肯綮,导致对其深层技术细节,至今茫然。文章对其进行仔细地辨析,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