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域理论,通过分析有限生产场域及大规模生产场域的特性及其运作模式,对当下文学翻译应该译什么、由谁译的大讨论从翻译社会学视角进行审视。研究指出,任何文学翻译都兼有不同程度的传播文化和促进交流的功能,但严肃或高雅文学的翻译本质上属于有限生产场域,担负更多的文化传播功能,参与者竞争的重点是象征资本,其文学市场意义不是最重要的,更关注文学本身的意义、文学史的意义。大众或通俗文学的翻译本质上属于大规模生产场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发挥更即时的作用,参与者竞争的重点是经济资本。这些特点决定了后者可依赖市场运作,而国家战略支持应向前者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