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扣型人工角膜治疗高危移植角膜盲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张婷; 王丽强; 顾建军; 徐建江; 陈蔚; 黄一飞; 洪佳旭; 王婷; 李素霞; 高华; 王敬亭; 史伟云*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23, 59(04): 262-271.
DOI:10.3760/cma.j.cn112142-20221103-00565

摘要

目的评价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高危移植角膜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前瞻性连续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且符合条件、拟行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术的高危移植角膜盲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 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 以视力≥0.05为标准计算脱盲率并评定治疗的有效性;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人工角膜在位情况, 以评定手术的安全性。结果 37例(37只眼)患者纳入研究, 男性32例, 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27~72岁。角膜移植手术后角膜植片混浊21只眼(56.8%), 眼部化学烧伤8只眼(21.6%), 眼部热烧伤5只眼(13.5%), 不明原因角膜混浊2只眼(5.4%), 角膜融解穿孔1只眼(2.7%)。2只眼于术后3个月退出研究, 35只眼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 31只眼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83.8%术眼视力≥0.05, 术后12个月81.8%术眼视力≥0.05。合并青光眼11只眼, 术后12个月6只眼视力≥0.05。术后12个月领扣型人工角膜的在位率为100%;5只眼(16.1%)光学镜柱后膜形成, 5只眼(16.1%)出现持续性载体角膜上皮缺损, 4只眼(12.9%)发生黄斑水肿, 4只眼(12.5%)新发青光眼(包括因新发青光眼术后3个月退出研究1只眼), 2只眼(6.5%)出现无菌性载体角膜融解, 继发无菌性玻璃体炎、感染性角膜炎各1只眼(3.2%)。结论领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高危移植角膜盲安全且有效, 术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视力,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