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封闭与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光华; 陈建新; 王平; 石明芳; 杨名珍; 李蕴; 钟宗烨; 刘欣欣; 刘邦忠*
来源:上海医学, 2020, 43(08): 490-494.
DOI:10.19842/j.cnki.issn.0253-9934.2020.08.009

摘要

目的比较局部封闭与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门诊收治并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局部封闭治疗组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每组各20例。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混悬液的局部注射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共6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 d。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4、12周采用疼痛VAS评分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量表)评估疗效。结果局部封闭治疗组与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疼痛VAS评分、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2.6(1.2,4.5)、25.0(7.5,33.3)分,较治疗前的5.0(2.9,6.2)、30.8(17.7,38.3)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25、-2.527,P值均<0.05);治疗后第12周疼痛VAS评分、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2.0(0.5,4.0)、10.8(5.2,29.2)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75、-3.180,P值均<0.05)。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疼痛VAS评分、DASH量表评分值分别为1.3(0,2.7)、8.3(0,18.6)分,较治疗前的5.0(4.7,6.1)、26.7(20.4,40.6)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3.921,P值均<0.05);治疗后第12周疼痛VAS评分、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0(0,2.3)、0(0,13.3)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21、-3.920,P值均<0.05)。治疗后第4、12周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Z=-2.291、-2.644)、DASH量表评分(Z=-2.774、-2.943)均显著优于体外冲击波治疗组(P值均<0.05)。治疗后第12周,局部封闭治疗组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0/20和17/19,治愈率分别为15/20和7/19,无效率分别为0和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治疗后的12周内,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体外冲击波治疗,其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症状,改善上肢功能。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