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清中期乾嘉考据的治学方法促进了书法的变革,至清末甲骨文、帛书、简牍、敦煌卷子的发现,对书法史发展做了有益的溯源补充。在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的理论影响之下,碑学趋向系统的理论框架,碑学理论和实践为书法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碑学的崛起,视作一个重新进入书法史经典的重塑过程。碑学从边缘到中心,以小传统反抗大传统,以民间书法挑战文人书法,从而完成近代书法的谱系转换。由此,近代书法便开始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与疑难,碑学与帖学的对立,使帖学的终结处成为碑学的发端处。也就是说,碑学是围绕着导致帖学衰微的所有书写与认知问题展开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