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施肥措施是一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有效管理方式。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为退化草地的恢复和改良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21年立足于呼伦贝尔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草原连续多年的施肥控制试验样地,设置了4个长期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Y0)、低水平有机肥处理(Y1)、中水平有机肥处理(Y2)和高水平有机肥处理(Y3),研究植物物种重要值、功能群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相关性关系和交互作用。[结果](1)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羊草重要值呈抛物线函数变化趋势,且中度施有机肥处理下最高;有机肥添加后的群落以及优势种羊草植物特征数值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逐渐减小。(2)施有机肥处理的群落高度、密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比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比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比较明显。(3)群落功能群分类与不同施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禾本科、豆科和毛茛科植物的重要值在不施肥处理与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禾本科的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豆科、龙胆科、毛茛科、伞形科和莎草科的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合科和鸢尾科的重要值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群落中主要的禾本科、豆科和毛茛科等功能群与施肥水平之间产生了显著的交互性以及相关性,施有机肥降低了羊草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响应比,提高了禾本科植物优势种羊草的重要值以及草地生产力。
-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铜仁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滨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