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用药的情况,对1例犬反复发生的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予以分析。结果表明,该犬发病时表现为可视黏膜黄染,精神萎靡;检查显示严重贫血,出现大量球形红细胞,并伴有血清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用泼尼松龙治疗有效,贫血恢复后逐渐降低泼尼松龙剂量至0.25 mg/kg,隔日1次时溶血复发;第2次泼尼松龙加环孢菌素治疗,治疗过程中贫血症状消失,但发生了急性胰腺炎,停用泼尼松龙后4周又发生溶血;第3次继续泼尼松龙加环孢菌素治疗,贫血情况得到改善,有所恢复时逐渐降低泼尼松龙剂量至0.25 mg/kg,2次/d,环孢菌素5 mg/kg,1次/d,一直维持治疗至今(第225天)。可见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用泼尼松龙治疗有效,但是反复发生时,不能停用泼尼松龙,只能降低至最小剂量,这样既能治疗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又能将泼尼松龙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