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盆底四维超声检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盆底病变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牛津肌力分级(MOS)将其分为肌力障碍组(0~2级,n=64)与非肌力障碍组(3~5级,n=116)。采用四维超声测定两组盆底结构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对患者肌力障碍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1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MOS分级为0级、1级、2级、3级、4级、5级者分别占比0.56%、8.33%、26.67%、40.56%、18.89%、5.00%。肌力障碍组患者静息、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均大于非肌力障碍组(P<0.05),肛提肌厚度小于非肌力障碍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静息、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与面积呈明显正相关(P<0.05)。静息状态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预测肌力障碍的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78.1%;Valsalva状态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预测肌力障碍的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68.8%;缩肛状态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预测肌力障碍的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67.2%。结论 盆底四维超声检测可直接观测到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的盆底结构,未合并肌力障碍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肛提肌厚度均优于肌力障碍者,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可用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收缩能力的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