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鸡血藤治疗疼痛作用机制

作者:邓志军; 李阿荣; 罗永佳; 黎建华; 郭洁文*; 黄春发; 钟镜锋; 刘若轩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2021, 21(07): 835-840.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鸡血藤镇痛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BATMAN-TCM平台和DisGeNET数据库分别获取鸡血藤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疼痛相关的虚拟靶标基因,交互处理得到鸡血藤镇痛作用的关键靶点。运用DAVID系统对鸡血藤镇痛靶点信息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利用Cytoscape3.6.1构建鸡血藤关于镇痛方面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进而呈现鸡血藤是如何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整体调控来发挥药效。结果共预测得到鸡血藤活性成分5个,分别为豆甾醇、维斯体素、异沙坦、染料木黄酮、异甘草素。确定了腺苷A1受体基因、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H亚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2/δ-1亚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2/δ-2亚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γ1亚基、大麻素受体1、大麻素受体2、Discs大同源物4、谷氨酸受体离子依赖性NMDA受体2A亚基、钾电压门控通道D亚家族成员3、Κ-阿片受体、心脏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等12个与疼痛相关靶点。以上靶点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调控AMPK信号通路等21条信号通路发挥镇痛作用,体现了鸡血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镇痛作用机制。结论本研究为解析鸡血藤复杂体系、阐释其镇痛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下一步其作用靶点及机制的验证实验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