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HIV/AIDS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佳; 耿杰; 刘家琪; 薛秀娟; 闫江舟; 袁源; 张向兵; 刘春华; 张国龙*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04): 566-571.

摘要

目的分析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病例(HIV/AIDS)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河南省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122例抗病毒治疗和未抗病毒治疗的病例, 采集全血和粪便标本。提取粪便样本的基因组DNA, 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系统对16S rRNA的V3~V4高变区域进行测序。主要在菌群的属水平进行分析, 选取丰度最高的30个属作为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衡量指标。使用冗余分析和Envfit函数对群落结构和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完成了122例病例的16S rRNA测序和分析, 其基本情况为:平均BMI为(23.62±2.78)kg/m2, 年龄(47±13)岁, 男性占66.39%(81/122), 以异性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51.64%, 63/122), 有36例(29.51%, 36/122)病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在122例总人群病例样本中, 前5位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Roseburia、Megamonas、Bacteroides和Faecalibacterium。在86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样本中, 前5位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Megamonas、Bacteroides、Roseburia和Faecalibacterium。在36例未抗病毒治疗病例样本中, 前5位优势菌属是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Bacteroides和Megamonas。在总人群中, 抗病毒治疗(P<0.001)是群落结构最显著的相关因素。其他显著因素有:确诊时间(P=0.009)、病毒载量(P=0.022)和HCV抗体(P=0.018)。抗病毒治疗与Megamonas呈正相关, 与Prevotella、Roseburia和Faecalibacterium呈负相关, 而确诊时间、病毒载量和HCV抗体 3个因素则与Prevotella、Roseburia和Faecalibacterium呈正相关, 与Megamonas呈负相关。在未抗病毒治疗人群中, 确诊时间(P=0.003)是与群落结构显著相关的因素。确诊时间与Roseburia、Faecalibacterium、Megamonas和Prevotella呈正相关, 与Bacteroides呈负相关。结论抗病毒治疗和确诊时间是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相关的因素, 并且对多个高丰度菌属有着重要影响。

  • 单位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