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0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进行分组,开展对比实验,其中包括后牙支持完全组(观察1组)与后牙支持不完全组(观察2组),各160例,同时选择15例健康患者与之对照,将其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患者咬合功能重建过程中咀嚼周期变化与咀嚼运动肌电积分值变化情况,分析其对不同类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嚼肌、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咀嚼运动周期在修复前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渡治疗1月与永久修复1月水平对比,其咀嚼周期均显著缩短(P<0.05)。修复前,观察1组相较于对照组其咀嚼肌肌电积分值均无明显差异,观察2组其颞肌前束水平低于对照组;经过渡修复1月,观察1组其嚼肌与颞肌后束肌电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经永久修复1月后,观察2组所有肌电积分相较于过渡修复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咬合重建修复针对不同类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均有明显影响,能够有效改善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循环模式,有效维持咀嚼功能的健康状况,提升其咀嚼肌活动效率与咀嚼强度,值得推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