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高小菜蛾防治效果,采用性诱剂对宝鸡地区陈仓区、凤翔县、太白县3个监测点的春甘蓝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的温度差异导致了小菜蛾幼虫和成虫在3个监测点的始现期、高峰期、最高峰的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均有所不同。其中,陈仓区、凤翔县和太白县小菜蛾幼虫的始现期分别为5月24日、5月24日和5月31日;小菜蛾幼虫在陈仓区的发生量有4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31日、6月14日、7月5日、7月19日,在凤翔县的发生量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31日、6月28日、7月19日,在太白县的发生量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7日、6月21日、7月12日。陈仓区和凤翔县小菜蛾成虫的始现期为5月31日,太白县小菜蛾成虫的始现期为6月7日;小菜蛾成虫在陈仓区的发生量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14日、6月28日、7月19日,在凤翔县的发生量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28日、7月19日,在太白县的发生量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6月21日、7月12日。
-
单位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