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联体皮瓣的静脉引流位置对动脉血流导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仅保留右侧肋间后动、静脉;实验组1仅保留右侧肋间后动脉+左侧肋间后静脉;实验组2仅保留右侧肋间后动脉+左侧髂腰静脉。测量血管体之间距离。术后7 d,统计皮瓣存活率以及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观察皮瓣区血管形态; choke 1区取材,HE染色,分析动脉管径扩大倍数;尾静脉采血,检测乳酸含量。结果血管体Ⅰ离Ⅱ最近,离Ⅲ最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 d,对照组皮瓣存活率为(86. 5±4. 3)%,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皮瓣存活率均为100%;血管造影显示,在血管体Ⅲ与Ⅳ区域,对照组血管增生比较少,而实验组1比较明显,实验组2最明显;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2动脉管径扩大最明显,其次为实验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乳酸含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静脉引流位置的改变可造成动脉灌流与静脉引流效果的改变,进而改变皮瓣区域生理性血管网,提高存活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