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癌乏氧区MR图像中影像组学特征,为乏氧区识别和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初诊鼻咽癌患者18F-FMISO-PET图像和短期内获得的MRI T1、T2、T1+图像。在MR图像勾画GTV,以4h的PET图像为依据勾画乏氧区域(GTV-H),将GTV减乏氧区定义为非乏氧区(GTV-NH)。提取GTV-H与GTV-NH影像组学特征,比较二者影像组学特征在不同MRI序列图像中差异。结果 GTV-H平均值为(10.92±11.02) cm3,GTV-NH平均值为(7.21±5.70) cm3。GTV-H与GTV-NH在MRI-T1中的灰度强度中全域最小值(ID-GM)获得的最大变化率为46%(P<0.05、AUC>0.7、约登系数>0.5);在MRI-T2中的灰度游程矩阵长游程因子(LRE)、长游程高灰度因子(LRHGLE)、长游程低灰度因子(LRLGLE)平均变化率达136%(P<0.05、AUC>0.7、约登系数>0.5);在MRI-T1+中的ID-GM、LRE、LRHGLE、HRLGLE变化率>90%(P<0.05、AUC>0.7、约登系数>0.5)。结论 MRI部分影像组学特征可客观反映鼻咽癌肿瘤靶区乏氧区域,量化和追踪这些特征变化有利于对鼻咽癌乏氧区域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