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家于道泉与王森入聘北京大学始末

作者:陈明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8(06): 16-29.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1.06.002

摘要

于道泉、王森是我国著名藏学家,在1952年高校院系大调整之前,二人均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语文学系。该系成立于1946年8月,是抗战胜利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和东方学学科的空前创举之一。梳理该系最初的师资源流有助于理解我国东方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在1946年8月3日胡适写信催促于道泉回国之前,北京大学就已经决定聘请他了。该系最初设置梵文、阿拉伯文与蒙藏文三组,于道泉被预定为蒙藏文组的主持人。于道泉直到1949年4月才从英国启程回国,到北京大学就职,开设藏文课。王森1946年10月20日被北京大学聘为教员,1949年夏升为讲师。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所收藏的相关档案、季羡林的归国日记和郑天挺的西南联大日记、胡适和金克木与季羡林分别写给于道泉的书信,以及《马来亚论坛报》(Malaya Tribune)和《益世报》(北京)等中外报刊资料,梳理于道泉和王森入聘北京大学的始末,尽可能清晰呈现我国东方学学科史上的一段史实,以丰富对我国东方学的全面认知。回顾前辈学人的教研经历,可加深我们认识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的历程,更多了解前辈学人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在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贡献及其丰富多彩的人生。这样的回顾或许可为当代学子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