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缓解南疆地区淡水资源紧张,充分利用微咸水资源,共设置6种不同淡咸水比例的灌溉水处理,即淡咸比1∶0(对照)、4∶1(处理1)、3∶2(处理2)、2∶3(处理3)、1∶4(处理4)、0∶1(处理5),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微咸水对棉花植株盐分、养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不同器官中Na+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叶片中Na+含量最高,处理1~5较对照分别增加8.29%、32.49%、32.87%、42.62%、48.05%;不同器官中Cl-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加,以叶中Cl-含量最高,其次是蕾铃和茎,根中最低;不同器官中Ca2+含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增大出现下降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单株棉花Na+和Cl-积累量出现波动性,其中Na+积累量在0.42~0.51 g·株-1,Cl-积累量在1.45~2.06 g·株-1。而单株棉花Ca2+积累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下降,处理1~5较对照分别下降23.59%、21.92%、 25.81%、42.94%、48.22%。(2)棉花不同器官N、K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呈现无规律性变化;棉花茎、叶、蕾铃中的P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根中的P含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单株棉花N、P积累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下降,其中处理3~5的N单株积累量与对照、处理1、2差异达到显著,对照、处理1~5单株棉花K积累量分别为7.79、6.57、5.97、5.74、5.01、3.88 g·株-1;单株棉花P积累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显著性降低,处理1~5分别较对照减少15.83%、34.56%、35.22%、48.73%、59.22%。(3)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棉花的短纤维指数较对照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对照、处理1~5的棉花短纤维指数分别为5.70、6.30、6.40、7.60、7.45、7.65,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各品质之间均较对照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棉花品质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下降。因此,在淡咸水比为4∶1,即矿化度为2.36~3.39 g·L-1时,棉花植株体内盐分累积较低,对养分的吸收及品质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