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SF)中微小RNA-155(miRNA-155)、微小RNA-125b(miRNA-125b)、可溶性CD163(sCD163)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83例TBM患者作为TBM组,根据其病情分为Ⅰ期57例,Ⅱ期73例和Ⅲ期53例。另选同期6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外周血及CSF中sCD163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对TBM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与TBM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TBM组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诊断TB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86、0.865、0.782,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诊断TBM的AUC依次为0.925、0.905、0.915(P均<0.05);TBM患者外周血和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比较: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BM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表达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分别呈正相关关系(r=0.810、0.562、0.325、0.611、0.472、0.682,P<0.05)。结论 TBM患者外周血及CSF中miRNA-155、miRNA-125b、sCD163均显著升高,此三项指标可作为TBM患者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

  • 单位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