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病灶(GGO)的肺腺癌患者术后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Kirsten鼠肉瘤基因(KRAS)和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基因检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5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影像学表现为GGO的74例术后均由病理学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收集患者手术后肿瘤组织标本的病理切片,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ARMS)进行EGFR、ALK、KRAS、ROS1基因检测。将有任一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定义为基因突变阳性组,无任何基因突变的患者定义为基因突变阴性组,统计分析两组间相关临床特征的差异并探讨其价值。结果 74例患者中基因突变阳性组共52例,其中EGFR突变阳性48例(64.86%),KRAS突变5例(6.33%),ROS1融合3例(3.80%),ALK融合1例(1.27%);基因突变阴性组共22例(27.85%)。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的浸润性病变(微小浸润癌+浸润癌)所占的比例较阴性组更高(P<0.05),病灶的倍增时间较阴性组短(P<0.05),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吸烟史、肺癌家族史、分期、GGO类型、病灶最大径、实性成分最大径及实性成分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对主要突变基因EGFR行亚组分析提示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病灶最大径较大(P<0.05),浸润性病变的EGFR突变率更高(P<0.05)。结论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病灶的肺腺癌患者术后行EGFR、ALK、KRAS及ROS1基因检测阳性与其恶性程度相关,术后行基因检测对复查随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