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筛选并寻找对于膀胱癌有诊断价值的尿沉渣miRNA,探讨其对于膀胱癌诊断、随访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5例膀胱癌患者及72例非肿瘤受试者(正常24例、结石30例、泌尿系感染18例)的晨尿50ml,提取并筛选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尿沉渣中差异表达的miRNA,记录患者临床相关信息,分析其诊断价值以及与肿瘤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尿沉渣miR-129用于诊断膀胱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7(敏感性85.3%、特异性80.6%);miR-125b用于诊断膀胱癌AUC为0.686(敏感性67.4%、特异性67.7%)。miR-129与肿瘤分级、分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0.280,显著性水平为0.000 074 4、0.005 97)。对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9.5(36~43)个月,其中19例出现术后复发,复发患者miR-125b水平低于无复发患者(P<0.0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尿沉渣miR-125b表达水平与肿瘤复发相关(相关系数-0.583,显著性水平0.000 000 667)。结论尿沉渣miR-129及miR-125b可能成为用于膀胱癌诊断的无创肿瘤标志物,二者结合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和复发预测。但尿沉渣miRNA用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