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血流感染中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li)的分子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血流感染标本中分离的204株E.coli,其中49株产CTX-M型ESBLs-E.coli作为CTX-M组,44株非产CTX-M型ESBLs-E.coli作为非CTX-M组,111株非产ESBLs-E.coli作为对照组。分析产CTX-M型ESBLs-E.coli的耐药率;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产CTX-M型ESBLs-E.coli菌株的同源性分析;分析产CTX-M型ESBLs-E.coli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4株E.coli中产ESBLs率为45.6%,产ESBLs-E.coli中共检出blaCTX-M 49株,占52.7%。CTX-M组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于非CTX-M组(P<0.05)。PFGE结果显示,29株产CTX-M型ESBLs-E.coli菌株属于不同的型别,来源不同,未发现克隆传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CTX-M组比较,年龄≥60岁、粒细胞减少症、内置引流管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是CTXM组患者感染产CTX-M型ESBLs-E.co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对照组比较,转院、尿路感染、置入导尿管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是CTX-M组患者感染产CTX-M型ESBLs-E.co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CTX-M型ESBLs-E.coli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及菌株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关注产CTX-M型ESBLs-E.coli的流行情况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预防。

  • 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