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并评价其抗旱能力,为澳洲坚果良种选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分析比较20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11项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参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不同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不同种质资源的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11项指标反映澳洲坚果抗旱能力的顺序为: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栅海比>叶片结构疏松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下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中脉厚度>海绵组织厚度。采用隶属函数法,结合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得出20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顺序为:1号>19号>5号>10号>14号>11号>16号>7号>2号>20号>8号>13号>18号>15号>9号>3号>6号>4号>17号>12号。将抗旱性度量值经过“Z-score”标准化后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15处,20份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群。1号、5号、10号、11号、14号、16号和19号的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发达,栅海比和叶片结构紧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种质,具有较高的保水和光合能力,为高抗旱类群;3号、4号、6号、9号、12号、15号和17号的叶片、表皮及角质层偏薄,且叶片结构疏松度较高,表现出较低的抗旱能力,为低抗旱类群;其余种质抗旱能力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