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筹夷情"以"制夷患"的目的,魏源在重辑传统典籍与征引西方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除介绍西方各国外,亦对与中国同为东方文明的近邻——印度着墨颇多。《海国图志》中所见印度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一是自古平等交流的"佛国圣地",二是如今西方语境下的"夷人之夷"。熟悉与陌生之间折射出魏源对印度主体性地位的忽视,表现为未将同时期印度状况移情于刚刚战败的清王朝,夷夏观念与西方话语影响下形成的印度观亦导致魏源对西方国家殖民意图认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