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三例遗体多部位穿刺组织病理学研究

作者:姚小红; 李廷源; 何志承; 平轶芳; 刘华文; 余时沧; 牟华明; 王丽华; 张华蓉; 付文娟; 罗韬; 刘锋; 郭乔楠; 陈聪; 肖华亮; 郭海涛; 林爽; 向东方; 时雨; 潘光强; 李青锐; 黄霞; 崔勇; 刘晞照; 汤玮; 潘鹏飞; 黄学全; 丁彦青; 卞修武*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 49(05): 411-417.

摘要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WHO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COVID-19)病理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地区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死亡后微创尸检, 获取肺脏、心脏、肾脏、脾脏、骨髓、肝脏、胰腺、胃、肠、甲状腺和皮肤组织。常规HE、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脏器组织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2019-nCoV病毒蛋白,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脏器中2019-nCoV病毒RNA。结果肺泡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 肺泡腔内见少量浆液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部分肺泡见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可见少数多核巨细胞,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主要为CD4阳性T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 部分细胞脱落至肺泡腔。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增宽, 可见少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少数微血管内见透明血栓;肺组织灶性出血, 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肺内各级支气管黏膜均可见部分上皮脱落。电镜下小支气管以下气道黏膜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部分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呈2019-nCoV抗原阳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2019-nCoV核酸阳性。脾脏淋巴细胞减少, 可见变性、坏死。其他器官组织病变包括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小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 并见慢性基础疾病改变;均未观测到冠状病毒感染证据。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变以肺最为显著, 主要表现为肺泡渗出性炎和间质炎, 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透明膜形成, 病毒主要分布于肺, 但该病还累及免疫器官、心血管、肝脏和肾脏等多个脏器受损。病变机制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