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赵家湾—欧阳山地区位于阳新岩体的西南缘,目前已发现两个矽卡岩型铜矿床,主要产于阳新岩体主接触带或围岩旁侧的大理岩捕掳体内,控矿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区内NW向断裂和褶皱构造分别控制着阳新岩体的边界和地层的展布,主接触带构造、捕掳体构造和大理岩层间破碎带进一步控制着矿体的具体产出部位和形态。文章在总结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作用,分析了阳新岩体深部岩浆岩演化和浅部侵入成矿过程,讨论了岩浆侵位与矿体组合类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带”找“体”或以“体”找“带”的缺位找矿思路,并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