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中国诸多的工艺美术品中,竹木雕刻是最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因其材料、质地的不同,其外表或温和滑润,或滢澈如玉,纹理均细腻而有规则,故雕刻出的精巧器物,融天然与人工斧凿之美于一体,成为艺术珍赏之品。竹木雕刻的技法完备,手法多样,丰富多彩,特别是在雕刻中普遍运用了圆雕、浅浮雕、镂雕等技法,创作出了精工细作、巧妙绝伦的木雕佳品。竹刻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六书盛行,乃削竹为简册,文字书之于竹,这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礼记·玉藻》载:"士大夫饰竹以为笏。"用竹于典仪,具有文饰效果,可视为竹刻艺术的初创。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竹雕器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勺柄有条透雕及浮雕的龙纹和辨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