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安徽省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安徽省菌痢监测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菌型检测、药敏试验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安徽省2004-2017年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在10.26/10万~29.13/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为19.55/10万。每年5-10月为菌痢的流行高峰期,皖北地区和合肥市等人口稠密区发病率较高,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流行的优势菌型为F2a和F4c,皖北地区与长江以南地区福氏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6,P<0.01)。流行菌株对氨苄西林、萘啶酸、阿莫西林、利福平、四环素高度耐药,对诺氟沙星敏感。结论 2004-2017年安徽省菌痢发病率有波动,整体处在较低发病水平。3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防控重点人群,流行菌型的不断变迁,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给菌痢防治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