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全面踏查、定点跟踪观测和室内培养等方法,调查评估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对广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子园1年生幼果、2年生球果和当年生嫩枝的危害情况,记录该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征,掌握其在南亚热带地区的活动规律,为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在南亚热带地区1年发生3~4代;3—10月,1年生幼果损失率为70.8%,虫害率为31.4%~58.2%;2年生球果损失率为64.2%,虫害率为34.3%~59.6%;3月下旬—6月中旬,当年生嫩枝总体虫害率为21.3%。微红梢斑螟对种子园的综合危害率高达54.9%~83.1%。2月中旬—5月下旬是开展微红梢斑螟防治的最关键时期,应重点针对幼虫、蛹、成虫和卵各发育阶段的特点适时开展化学、物理和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