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和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的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2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化版剑桥前瞻性记忆量表评估两组受试者TBPM和EBPM,记录TBPM分数、EBPM分数,各时间段监测时间的次数,对线索发现的次数,记笔记或用其他方法的情况.结果 病例组[TBPM (9.05 ±3.59)分,EBPM(11.35±2.25)分]与对照组[TBPM(14.95±2.09)分,EBPM(16.45±1.5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监测时间次数[1(1,2)次]少于对照组[4(3,5.25)次](P<0.05),线索发现次数[2(2,3)次]少于对照组[5(4.25,5)次](P<0.05),病例组选择辅助记忆方法的受试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TBPM和EBPM均受损,在干扰任务存在情况下对时间及事件的线索发现能力降低,实现前瞻性记忆功能的辅助记忆策略能力受损.
-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