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成都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控策略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06/2017-05成都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手足口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8-06/2017-05成都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性别比为1.43:1,年龄中位数为1岁8月;月分布高峰为4月-7月;实验室确诊病例主要病原体为EV71(82.76%);初诊医疗机构级别为乡级以下(村站、诊所)(OR=16.517,95%CI:4.212~64.768)和乡镇(社区)级(OR=7.957,95%CI:1.556~40.680)、居住于城乡结合部(OR=6.970,95%CI:1.331~36.509)、EV71阳性(OR=3.785,95%CI:1.241~11.547)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尤其村卫生站、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及对重症表现的敏感性和早期识别能力,加强城乡结合部儿童监护人相关知识宣教,加强病例病原学监测,早发现、早就诊、早干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单位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