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乾隆中叶,涪江改道东流,严重的水灾影响绵州城池的完整性和地方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在金川战事迫近和财政拮据的形势下,四川总督阿尔泰主导放弃修城,将治所迁至罗江县城。嘉庆初的白莲教起义又使得绵州旧治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知州刘印全及本州绅民合力促成了治所的回迁。迁而复回是清代治所迁移的五种方式之一,由自然区位的唯一性和人文区位的历史惯性决定,体现出洪水环境效应的区域差异。城址迁移研究中将"行动者"的决策过程和地理区位的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明了因果关系及主次因素,呈现鲜活的历史面貌,获得深入的历史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