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1-2017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

作者:王小莉; 李昊天; 安志杰; 霍达; 贾蕾; 李洁; 王全意*; 王华庆*
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9, 25(01): 59-67.
DOI:10.19914/j.cjvi.2019.01.014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北京市重症HFMD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FMD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7年北京共报告HFMD重症病例1 035例,占HFMD总病例数的0.45%,报告重症发病率为0.70/10万,年发病率范围为0.15/10万(2017年)-1.71/10万(2012年)。在所有重症病例中,76.52%发生在4-8月份;≤3岁病例占84.25%;男女性别比为1.75:1;近郊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病例分别占20.48%、14.59%、12.66%。348例重症病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其中肠道病毒A71型(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6.55%、14.94%、38.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在0-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5d、居住在近郊区、EV-A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是HFMD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HFMD重症发病呈下降趋势,以婴幼儿为主,需加强婴幼儿EV-A71疫苗接种及病原学检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