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情况,以期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2017学年年龄在6~22岁的学生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范围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纳入北京市疾病监测系统的重点监测疾病。结果 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中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2011学年的1 213.48/10万下降到2016—2017学年的749.30/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2011学年的718.19/10万下降到2016—2017学年的523.50/10万。各学年均无报告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各学年发病率居前4位的为猩红热(80.13/10万)、细菌性痢疾(74.42/10万)、肺结核(22.70/10万)、HIV(含艾滋病)(4.03/10万);丙类传染病各学年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157.62/10万)、手足口病(100.55/10万)、流行性感冒(51.39/10万)、流行性腮腺炎(49.47/10万);其他传染病以水痘(296.04/10万)为主。艾滋病、流行性感冒在近几学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小学生、初中生中猩红热、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多发,高中生、大学生中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结论 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北京市学生人群中传染病常规防控的重点疾病为猩红热、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水痘,需要重点关注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在高中生、大学生中的防控工作。
-
单位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