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富县地区本溪组气藏控制因素和有利成藏区预测

作者:孟祥振; 宋明; 蒲仁海; 高小平; 强腾; 吴疆; 关蕴文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3(03): 466-479.
DOI:10.16152/j.cnki.xdxbzr.2023-03-018

摘要

根据钻井、地震和试气资料,对甘泉—富县地区本溪组的构造、古地貌、沉积相、储层和气水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为潮坪-泻湖-障壁沉积体系,储层主要为东、西两个平行岸线的北西向障壁砂坝砂岩,障壁砂坝分布在古岩溶高带两侧,为浅灰色石英质中粗砂岩和细砾岩。研究区中东部下伏地层为奥陶系马六段,由于缺乏马家沟储层和向下运移的通道,油气主要在本溪组东障壁成藏。研究区西南部本溪组下伏古岩溶凹槽,煤系烃源岩与马五溶蚀灰岩储层侧接,所以奥陶系成为主成藏层位,本溪组西障壁砂岩成藏相对较差。本溪组气藏主要为砂岩透镜体圈闭,少量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气藏沿障壁砂坝中心厚砂体呈串珠状分布。水层主要为单层厚度小于2 m的薄砂层,为潮道或障壁边缘砂岩,个别较厚的水层砂岩平面上位于气藏之间,应该与局部存在的大断距断裂在成藏期的活动和破坏有关。干层为孔隙度小于3.2%或渗透率小于0.07×10-3μm2的致密砂岩,主要为深灰色凝灰质和浅灰色岩屑石英两种砂岩类型,二者测井孔隙度均小于3.2%,显微镜下面孔率<1%。凝灰质砂岩具有颜色深(深灰色,简称黑砂岩)、粒度细(细砂岩或粉-细砂岩)、单层厚度薄(0.5~2 m)的特点,随机夹于浅灰色障壁或潮道砂岩之中,本一段和本二段均可含一层凝灰质砂岩,镜下具火山尘杂基、燧石和岩屑含量高、基底式胶结、颗粒分选和磨圆度差等特点。致密的浅灰色岩屑石英砂岩则具有黏土质和白云质胶结、颗粒线接触-凸凹接触、压实作用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根据沉积相和物性对气藏的控制,结合地震属性和含气检测等手段对有利成藏区进行预测,认为研究区本一和本二段各发育两个北西向障壁,障壁砂坝内部为有利高产能区,朝障壁边缘物性变差,产能降低;含水厚砂岩主要受燕山期北北东断裂活动的控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