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改良Hardinge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与生存质量。方法 纳入自2019-01—2021-01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7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对照组39例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生存质量SF-36评分。结果 7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3~22)个月。观察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SF-36评分中,观察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精力方面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SF-36评分中,观察组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对于后外侧入路,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更小、术中出血更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更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