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青枯病与根际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作者:覃仁柳; 林刚云; 吴银秀; 黄小丹; 杨尚东; 屈达才*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37(06): 1256-1264.
DOI:10.16409/j.cnki.2095-039x.2021.06.014

摘要

本文比较分析了桑树青枯病发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肥力以及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旨在挖掘和利用丰富微生物资源的有益功能,为构建桑树青枯病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桑树青枯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指示土壤肥力与健康状况的生物学性状指标β-葡糖苷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微生物生物量碳、磷显著下降;细菌门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优势细菌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绿弯菌门、粘球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优势细菌相对丰度增加;细菌属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富集了硝化螺菌属和放线菌属等特有细菌属,缺失了诸如链霉菌属等具有分泌抗生素功能的优势细菌属。真菌门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真菌相对丰度增加,unclassifiedkFungi和霉菌门真菌相对丰度降低;真菌属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富集了地霉菌属、腐质霉属和丝孢菌属等腐生真菌,缺失了被孢霉属、枝顶孢属和曲霉属等具有产抑菌化合物功能的优势真菌。研究表明,桑树青枯病与根际土壤β-葡糖苷酶、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磷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链霉菌属细菌以及被孢霉属、枝顶孢属和曲霉属真菌有望作为生物防控青枯病的有效备选菌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