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采取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35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侵袭组、25例同期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非侵袭组,对比两组的MRI影像学特征参数差异。两组患者均采用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及血清生长激素、催乳素水平的变化情况。侵袭组患者主要为大腺瘤、巨大腺瘤,非侵袭组主要为微腺瘤(P<0.05)。侵袭组患者与非侵袭组患者的泌乳素(PRL)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生长激素类(GH)腺瘤、混合型腺瘤、非功能性垂体腺瘤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组患者主要为慢速上升型、平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非侵袭组患者主要为快速上升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血清生长激素、催乳素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侵袭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与非侵袭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病灶一般大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慢速上升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平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主,且采用内镜下双鼻孔入路实施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具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