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鉴别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01例结直肠癌患者, 将最大区域淋巴结与手术病理一一匹配, 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淋巴结组(42例)和非转移淋巴结组(59例)。基于术前静脉期增强扫描的光谱CT图像, 测量最大区域淋巴结的短径, 并评价其边缘、强化均匀度。沿该淋巴结最大层面的边缘勾画ROI, 获得该淋巴结的碘密度(ID)、有效原子序数(Zeff), 并计算标准化ID(nID)、标准化Zeff(nZeff)。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良恶性淋巴结间各参数的差异, 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 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AUC的差异。结果良恶性区域淋巴结间短径、边缘、强化均匀度、ID、Zeff、nID、nZe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由淋巴结短径和Zeff构建的回归模型鉴别淋巴结性质的价值最高, AUC为0.935,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89.8%;其诊断价值高于短径、边缘、强化均匀度(AUC为0.674~0.832)及光谱CT各定量参数(AUC为0.863~0.90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光谱CT各定量参数均有助于准确诊断结直肠癌区域转移淋巴结, 其中多参数联合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