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症患者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成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28 d预后情况。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院1 d内血常规、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原发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种类,计算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记录入院2 d和3 d血常规检测结果,计算出院前3 d的NLR。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NLR的变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累积生存情况。结果:共有6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8 d内存活34例,死亡26例。两组患者NEU水平和NLR水平在入院1、2、3 d逐渐降低,LYM水平在入院1、2、3 d逐渐升高;且死亡组NEU水平在3 d显著低于存活组(P <0.05),死亡组NLR在入院1、2、3 d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 <0.05),死亡组LYM水平在2 d、3 d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 <0.05)。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3 d NEU、2 d LYM、3 d LYM及各时间点NLR与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相关(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1 d NLR、SOFA评分高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1 d、2 d和3 d N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5、0.671和0.691,具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1 d NLR≥17.40时,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1 d NLR <17.40时(39.3%vs 71.9%;Log-rankχ2=10.745,P=0.001)。结论:入院时NLR升高能够协助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升高的NLR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单位日照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