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健康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参考范围的建立

作者:朱韵倩; 刘珍; 李文轩; 王晓明*
来源:世界临床药物, 2018, 39(11): 756-759.
DOI:10.13683/j.wph.2018.11.007

摘要

目的初步建立上海市健康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的早产儿病例信息(早产儿组),选入同期因湿肺收治入院的足月儿为足月儿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分析早产儿组APTT、PT、TT、FIB这4种凝血功能指标的95%置信区间(CI)。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收集新生儿病例信息134例,其中早产儿组107例,足月儿组27例。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明显[(2.14±0.42)kg对(3.45±0.34)kg](P <0.05),而性别构成、分娩方式、 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产儿组APTT、PT时间较足月儿组延长[(58.90±20.40)s、(15.30±2.30)s对(40.20±16.40)s、(12.80±2.10)s](P <0.05,P <0.01),两组TT、FI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产儿组凝血功能指标95%CI:APTT(18.92~98.88)s、PT(11.00~19.80)s、TT(17.30~29.20)s、FIB(0.87~4.05)g/L。结论健康早产儿PT、APTT较足月儿延长,针对健康早产儿建立凝血功能指标的参考范围,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