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诊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将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患者32例分入血流异常组,将未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患者66例分入血流正常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I治疗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流异常组接受预扩张支架术比例为40.63%,高于血流正常组的19.70%(P<0.05);血流异常组支架数目为(1.58±0.52)个、支架长度为(23.53±5.73)mm,均高于血流正常组的(1.03±0.47)个、(16.64±4.58)mm(P<0.05);血流异常组C反应蛋白、补体1q、S100钙结合蛋白B、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分别为(17.47±3.48)mg/L、(194.86±26.96)μg/mL、(115.82±15.92)pg/mL、(152.43±24.95)mg/g,均高于血流正常组的(14.82±2.32)mg/L、(171.62±21.85)μg/mL、(81.65±15.38)pg/mL、(89.76±23.48)mg/g(P<0.05);血流异常组神经调节蛋白1为(11.84±2.64)pg/mL,低于血流正常组的(16.82±3.25)p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长度(OR=8.734)、支架置入方式为预扩张支架术(OR=3.272)、支架数目≥2个(OR=3.583)、红细胞膜总胆固醇(OR=5.822)、神经调节蛋白1 (OR=3.345)均为PCI治疗AMI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诊行PCI治疗AMI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与支架长度、数目及置入方式,以及患者自身红细胞膜总胆固醇、神经调节蛋白1等生化指标有关。
-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